RTK單點解或長期浮點解太難了?解決辦法在這里
RTK在測量時,主機收到差分信號后會有一個“單點”→“差分”/“浮動”→“固定”的RTK初始化過程。
但是有時RTK也會出現只顯示“單點”或“差分”/“浮動”等無法取得固定解的情況。并且不建議大家在RTK主機出現“單點”、“差分”/“浮動”時測點。
不能測點又無法取得固定解,那該怎么辦呢?我們可以通過下面幾個步驟來排查和解決。(以下解決方法,國內品牌RTK均可按此方法試用。)
1、電臺模式
首先分析在電臺模式下,RTK主機無法取得固定解的幾種情況。
1.1“單點”
當RTK顯示“單點”狀態,表示RTK接收機未使用任何差分改正信息計算的三維坐標。
Q:出現原因是什么呢?
A:電臺模式出現單點解,一般是基準站、移動站的連接或設置出現問題。
Q:怎么解決呢?
A:①檢查基準站是否正常工作,基準站信號燈是否正常閃爍并發射信號。若正常閃爍,跳到③,若不正常跳到②
②基準站信號閃爍異常(不能正常發射信號),可能是基準站坐標異常,重新平滑獲取發射坐標。還可以檢查線纜是否插好,連接線是否損壞,電瓶電量是否過低等(外掛電臺模式)。檢查基準站和移動站兩邊的電臺天線是否插上(內置電臺)。
③基準站信號燈閃爍正常(正常發射信號),移動站信號燈不閃爍。檢查基準站與移動站的空中波特率和電臺頻道是否一致。
④若基準站和移動站信號燈都閃爍,再檢查移動站和基準站的差分電文格式,設置成一致格式。
⑤若設置都沒有問題,再觀察測量周圍環境,移動站遮擋嚴重的話則需要到開闊地方重新設站。
⑥最后再檢查移動站與基準站之間的距離,是否超出儀器設定的范圍。
1.2“差分”或“浮點”
移動站接收機使用差分改正信息計算的當前相對坐標。但對于浮點解來講,相位的整周模糊度參數未能固定為一整數,而是用浮點的估值來替代它。
Q:出現原因是什么呢?
A:當儀器顯示浮點解時,說明儀器已經收到了信號,但還是不能固定。可能是測區周圍干擾嚴重,如有磁場、樹木等,導致接收衛星數不足。
Q:怎么解決呢?
A:尋找開闊地方重新建站。檢查基準站與移動站是否連錯,更換電臺頻道。
2、網絡模式
2.1“單點”
Q:出現原因是什么呢?
A:沒有接收到CORS服務
Q:怎么解決呢?
A:①若使用手簿網絡,檢查手簿能否正常連接互聯網。
②若使用內置網絡,檢查主機內SIM卡是否可用。(咨詢運營商)。
③檢查服務器IP地址和端口,以及用戶名和密碼是否輸入正確。連接CORS專網時,還要注意是否設置了正確的APN。
④咨詢CORS服務商,賬號是否被占用。
⑤檢查差分電文格式是否設置正確。
2.2“差分”或“浮點”
Q:出現原因是什么呢?
A:當儀器顯示浮點解時,說明儀器設置正常已經收到了信號,但還是不能固定。可能是測區周圍干擾嚴重,如有磁場、樹木等,導致接收衛星數不足。
Q:怎么解決呢?
A:①更換到測量環境開闊、無遮擋的地方進行測量。
②不能更換測量點,可以嘗試重新初始化RTK(重啟或倒置儀器,重新鎖星)。
③調整衛星高度截止角。5-15°內調整測試。
④建議更換三星儀器。
導致RTK不固定的因素有很多,但是都可以使用上述方法逐一排查,找出問題所在。并且大部分品牌RTK的解決方法步驟都是一樣的,可以留做參考。
更多相關
南方覓境RTK激光SLAM測量系統 新品發布
南方測繪推出的南方覓境RTK激光SLAM系統,是一款融合實時動態定位(RTK)與激光SLAM(同步定位與建圖)技術的高精度移動測量解決方案。該系統針對復雜室內外...
世界第一跨懸索橋:土耳其恰納卡萊1915大橋建設過程中的結構監測
跨懸索橋 土耳其恰納卡萊1915大橋是跨徑770m+2023m+770m的特大懸索橋,跨越達達尼爾海峽,是連接歐亞大陸的一條重要陸路...
記錄歷史,傳承文明—影像RTK助力歷史建筑保護 中海達V5 北斗海達TS6
廣東歷史建筑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產物,是人類歷史的見證留存。由于自然地理氣候等原因,歷史建筑逐漸破敗消亡,保護歷史建筑傳承歷史刻不容緩。近年來,通過實景三維技術對歷史建筑進行精細化重建,能夠...
陜西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系統(CORS)與鄰省實現數據共享
為積極響應國家關于“一帶一路”倡議,提升陜西省與鄰省交界地區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服務能力,自然資源部下屬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建成陜西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日前,該系統與鄰省及相關部門基準站實現數據共享...
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二公司武九客專500米長軌鋪設技術創新側記
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二公司武九鋪軌項目經理韓少華(右三)、項目書記羅謙(右二)、副經理梁軍(左二)、總工毛永明(右一)在現場辦公 9月21日,武(漢)九(江)客運專線開通運營。 動車飛馳在平順的...
長江委水文局援疆項目之外業測量圓滿結束
10月8日,隨著喀什地區巴楚縣762111井的最后一組水準點、井面高、地面高數據記錄在案,長江委水文局援疆項目,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水利部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430個地下水監測站高程引測與坐標測量...
徠卡GNSS助力川藏鐵路控制測量
2020年11月8日,史詩級國家工程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開工建設,計劃工期10年,雅林段是業內公認的鐵路建設“最難段”,這一段的開工意味著川藏鐵路正式全線開建。 今天,川藏鐵路全線能順利開工,離...
新一代微形變監測雷達動態感知0.01毫米形變
微形變雷達監測技術,是一種通過發射并接收微波信號,以亞毫米級甚至更高的精度,對地物表面微小形變進行非接觸、連續、大范圍監測的先進遙感技術。它如同給大地做了一次...











環球測繪微信